top of page

北美必补课程:Networking从头学起

Updated: May 15, 2020

BLC 职场 BetterLifeCanada 2019-04-27


本期看点Networking高手教你入门及进阶技巧


Coach Jade点评
       Networking一直是留学生和新移民初涉北美职场时的痛点,而在北美职场,networking的重要性又是毋庸置疑的,加拿大85%以上的工作是通过推荐解决的,没有本地根基的移民在第一次求职中往往因为缺乏人脉而处于劣势。其实很多人不知道,没有人脉是可以自己快速搭建的,只是需要一些技巧和勇气。这位很有心的留美MBA把所有的要点都掌握了,让我回忆起10几年前在Duke读MBA时的每一个艰难的求职步子。但今天回想起来,当年这些曾经痛苦不堪的经历现在都是人生财富。能管理好求职的过程,就说明你一定能做好一份有挑战的工作!加油啦!


常常有人问:校友有用么?  我:有!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作用。  有人继续问:素昧平生的,人家凭什么帮忙?  我:Networking就是要把素昧平生改变,让人家了解你,知道你,信任你的能力,从而自愿的推荐你。 

每个学校都有校友网络,通常都可以查询,或者付一点费用,也是完全值得的。 

Networking不是我们所感觉的那种拉关系,虽然核心也是拉关系。说我矫情也行,但是我就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中文来翻译这个词语-networking;如果哪个朋友可以帮个忙最好了。 

首先要务,克服内心的抵触情绪,没人开始就是长袖善舞的,包括很多美国的同学,一样有羞怯心理的。很多美国同学从小生长在小镇上,来往的都是熟人,还没有国际学生见得世面多呢。Business is done through relationship. 老美也这样认为的,联络关系,是MBA必须的功课。很多公司内部鼓励员工推荐新人,有些还有经济上的鼓励。这都是为了发掘对公司最有用的人才。 

训练打电话 

中国学生,在国际学生里面,语言是吃亏的。印度同学的英文虽然我们听不懂,但是交流还是比较容易的。我们的口语永远也没有土生土长的老美强,所以大家开始的时候对于打电话总是最发怵的,其实到现在我还是有点发怵,有事喜欢当面说或者写邮件。但是这一点绝对是我们最需要去克服的。在实习期间,去参加组里面的会议,常常有人打电话进来参加远程会议。我总是担心哪天需要自己作远程的那方,真的是挑战了就。可是这是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了。 

锻炼训练的方法简单也难。我第一个mentor在第一次和我谈话的时候,给我的建议就是去找一连串的校友的名单,找前两年刚刚毕业的校友们,给他们挨个打电话,询问人家的工作岗位是作什么的啊,感受如何啊,云云。听起来有点像是废话,可是设身处地想想呢?如果我是从一个学校毕业,我想不想帮助现在的学生呢?我肯定是想的,但是必须让我知道对方是不是符合自己公司的文化,是不是能胜任将来的工作要求。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自己宣传起来,给对方留下好印象,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才。 

我通常先查资料,再发邮件。我们大概的标准格式是这样: 

I am a 1st year MBA at ________, focusing my study on __________. In China, I worked in __________ for __________ years.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e __________ at _________ company. I got your contact from _____________. I wonder whether you can talk to me for 10 to 15 minutes about __________ at ____________ company. You can set a time at your convenience and reach me through __________. Thank you. 

很多校友还是愿意回复的。建议是第一次请求对方给时间打电话的时候,10-15分钟即可。主要以听对方介绍解释工作为主,同时介绍解释自己的背景啊,作过什么工作啊等等。15分钟很快的,到时候及时提醒对方,不想占用对方没有committed的时间,云云。这样作的好处是不让自己的弱点暴露太多,而且通常人家10-15分钟还是愿意的,再多,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。如果聊的好,也许可以多谈一会儿。 

有时候也的确有点难受,因为可能发出去十个二十个邮件都没有人回复,也有时候,发一个就有一个人回复了。忍住。珍惜每个校友的回复,抓住机会。记得有一次比较着急,我就没有发邮件给人家约时间,直接打电话找几个校友约时间,他们的态度都满好的,都约到时间了。可惜后来这个公司又不招实习生了,否则估计是没问题了,同我的背景非常符合,而且大家聊的不错。 

从去年11月开始我联系的一个公司,后来就成功了,虽然我最终没有去。一路上聊过的人有7、8个吧。现在我还和其中帮忙最大的一个校友不定时联系联系,写个邮件啊什么的。 

参加见面会 

每个学校都会尽量把校友招呼回来活动,同学们要努力的去参加。用个老话说,混个脸熟也好。回头吹牛说对人家公司怎么怎么感兴趣,怎么喜欢,而人家从大老远的地方过来,都不愿意去,怎么也交代不过去啊。商学院通常都蛮重视这类的活动的,也是尽量的催促大家去。对于班级小的MBA来说,参与就更加重要了。与其抱怨说学校给的机会不够多,或者说竞争太激烈,不如踏踏实实的认真对待每个校友的来访。我们的同学里面,第一个找到实习机会的,就是从在这样的交往中间得来的。后来我知道,那天第一次认识那个校友的时候,我也在,和她还有另外一个同学和这个校友在同一个桌子上面吃的午饭。真的机会是有的,只要是有心人。 

印度同学中间,最早找到实习的那个人,也是非常认真参加见面会的。我还去过几次针对本科生的会,几次他都去了的,而且每次必然准备两个问题。参加这些活动,是锻炼,是积累。 

参加招聘会 

大规模的招聘会对MBA来讲,作用有限。除非是专门针对MBA的。对于好学校机会的地方来说,MBA的应该也够了;对于一般的学校的同学们,这些招聘会都可以去的,不求一下子找到什么,但求锻炼,特别是自己想去的公司,能去走马观花的看看,到处找人聊聊。胆子慢慢的就大了,面对重要机会的时候就不会慌了阵脚。 

我去过几次的,都是累死。一个一个摊位上去微笑打招呼,介绍自己,询问对方,还常常碰到人家根本不招收MBA,或者根本不考虑文科背景的云云。碰碰头碰多了,脸皮也就磨厚了吧。后来面试时候怎么被问,也总是能扯点东西出来讲的。 

再一点就是如果运气好,碰到的人可能就是MBA的招聘者,也许就有机会了的。 

文章摘自网络,未找到原作者名字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



关于我们:

Coach Jade,北美为数不多的华人Career Coach(职业教练)之一。20年丰富职场经验,跨越中国,美国,加拿大。毕业于211大学和美国顶尖的商学院;曾就职于央企,外企,私企,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。亲历过各种热门行业和岗位,外贸,互联网,旅游,猎头,大学;担任过销售,市场,总经理,创业者,和职业发展中心主任。

发现自己热爱与擅长的事情就是找工作和帮助他人找工作,由此专注于个人职业发展及人生重大决策方面的辅导。曾经帮助无数有志青年重拾梦想,进入职场及成功职业转型。

优势:擅长发掘个人的独特优势并提升展现能力,帮助求职者克服东西方文化差异

梦想:成为最棒的人生教练,帮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优势,实现他们的梦想

        微信:tibet_jade  (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)

        邮箱:jadeatvpi@gmail.com

        网站:http://tibetjade.wixsite.com/consulting/ca

5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s


Post: Blog2_Post
bottom of page